当前位置: 首页 > 栏目导航 > 新闻资讯

向人民报告 | ① 更智慧、更安全、更温暖!晋城公安着力打造...

发布时间: 2022-12-17 10:05:00 信息来源: 晋城市公安局

晋城是一座平安之城,也是一座幸福之城。

打击破案、解决纠纷、寻人救助……如今,通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晋城公安的“触角”将平安服务和安全防范延伸到每位群众身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平安建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战略支撑”,以人民群众平安需求为导向,坚实构筑守护群众安居乐业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市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呈逐年大幅下降趋势,夯实了“平安基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上升,连续5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2005年、2009年、2013年三度捧回全国平安建设领域最高奖“长安杯”,2021年荣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2012年起在全省人民群众安全感测评中连续10年排名第一。

强化整体布防  防控网“星罗棋布”

今年8月份,市区多个小区发生地下室被盗案,接报后,城区警方立即组织警力展开侦查,通过调阅监控视频、细致走访摸排,进行案件串并,在嫌疑人再次实施盗窃时,通过全域覆盖的巡防网,各警种1分钟响应,5分钟到场,成功抓获两名嫌疑人。

打造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晋城布局的一盘大棋。晋城公安把人民群众期盼平安的“愿望清单”置顶,织就“科技+群防网络”的防控网络,依托“圈层防控”“最强大脑”“智慧公安”模式,实现了从条数据到块数据、从点到线到面、从网上到网下、从地域到空域的质的提升,建立天衣无缝的立体化、信息化防控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平安不平安,关键在治安,重点在防范。晋城公安在全市环市域道路建设公安检查站、治安卡口、交警数字警务室,有效将各类风险隐患过滤在市域之外。同时,多点布局、片区交汇、点面结合、站所(队)联动,最大限度地持续把巡防力量摆上街面,严厉打击和震慑各类街头违法犯罪,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炎炎夏日,违法行为人成某在开发区太岳街马路边发现一辆未拔车钥匙的电动车,心生歹意将电动车偷走。在接到报警后,兰花路派出所民警通过查看附近监控,展开走访调查,最终将成某迅速抓捕归案。这得益于最小作战快反单元的机动灵活优势。

晋城公安以8个巡防区域、29个重点巡区、9个公安武警联勤辐射区、10个警保联勤联防点位为基础,以32个街面警务站、39个最小作战单元为依托,以千余名专职巡防力量、四千余名社会巡防力量为骨干,利用情报指挥协同盯办平台实现直达一线的点对点、可视化指挥,构建地面步巡,网上视巡,无人机空巡全时监控、全域巡查的巡防体系,实现全市重点部点位‘1、3、5’分钟快速出警、梯次增援、有效处置的“关城门”快处机制。

大数据精准赋能  打造平安晋城“新高地”

3月27日,高平市河西镇仙井村村干部向高平市公安局报警称仙井村焦家大院照壁雕花被盗。民警到达现场以后,立即展开调查,作案现场未发现有价值线索,经走访附近村民,收效甚微。

民警从现场遗留痕迹和作案手法综合判断,嫌疑人很可能是“老手”,且嫌疑人不止一人。刑侦、情指、网安、派出所等多警种组成的专案组立即开始高速运转,一条条线索向指挥部汇集,一道道指令从作战中心发出,一张疏而不漏的天网已经拉开。最终,将多次盗挖古墓、盗窃古建筑物构件等5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

数据引领智慧警务,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同时,为战斗力插上科技的“翅膀”。在晋城,布设在大街小巷,商街店铺的智能设备,正在实时感知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通过智能运算经指挥中心迅速将反映违法犯罪行为的数据推送至一线执法民警手中的智能警务终端,执法办案效能大幅提升。数字赋能,全息感知,犹如 “千里眼”“顺风耳”,可实现 “第一时间锁定,全流程快速反应”,为精准防控注入了“硬核”力量。

“行动!”9月20日,一声令下,八个县级公安机关及市局禁毒等多部门闻令而动,尽锐出战,扫毒9.20统一收网行动正式开始,一辆辆警车疾驰而出,扑向抓捕目标……今年以来,晋城公安针对毒品犯罪形势,紧锣密鼓,加紧统筹协调,不断完善全市统一抓捕方案,在经过长达三个月的长线“经营”中,破获3起重点毒品案件抓获涉案的157名吸贩毒人员。

晋城公安抢抓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机遇,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智慧化社会治安防控新模式,并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建设智能指挥平台。通过数据赋能、平台建设,为警务实战搭建“智慧库”,打造新引擎。同时还以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开展以智慧社区、智慧内保、智慧巡防为重点的智慧安防建设,提升防范案件能力,借高科技带给群众更多安全感。

加强智慧安防小区、智慧公交、智慧内保建设,建成智慧安防小区890个。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部配备了专职保安员,安装视频监控、一键报警和硬隔离设施;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安装安检门、硬隔离设施、一键报警;全市1000多辆公交车,全部安装视频监控和GPS;银行、寄递物流等重点场所、重点部位智慧化防控,实现动态感知。

一张“科技+群防网络”防控网,一个无缝衔接“防控圈”,一种科学“智慧警务”模式,实现了从条数据到块数据、从点到线到面、从网上到网下、从地域到空域的质的提升,给平安晋城增加了安全砝码。

多警种联勤联动  指挥派警“分秒必争”

“这里是阳城南高速口,23时10分有一辆出租车从河南方向过来,车上有四名年轻人(身上有纹身)共用一部手机,形迹可疑。”7月19日阳城南高速卡口预警一经发出,“一所一队两卡三站七区八线”巡防圈犹如一张大网,在一声声“收到!收到……”的回复中慢慢收紧。

“立即调派人员在县城各主要入城路段进行设卡堵截”,情指中心指令。凤城派出所、特警大队迅速组织警力加强巡防查控。7月20日0时20分,设卡人员在县城将该车拦截,经对四名乘客进行盘查,一举将流窜河南省焦作博爱等地盗窃作案、刚来阳伺机盗窃商铺的四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情报指挥中心就是“最强大脑”。既要全天候受理各类报警求助,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还要负责指挥调度、统筹协调,确保各单位联动协作。

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以警情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自加压力、自寻短板,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接处警、街路面巡防和应急处置机制,创新构建了贴合晋城实际的立体化、信息化警务实战指挥体系。通过民警使用执法记录仪,可以让出警定位、高清视频回传、警力分布调动等指挥信息实现完美联动,形成完备的智慧调度实景,为一线指挥和决策提供一体化的实景支撑。

在立体化指挥体系中,警情研判也是重要一环。作为全量数据收集单位,情报指挥中心每日都会组织研判碰头会议,包括刑侦、治安、交警等部门在内的六家主要业务部门互通有无,对警情多发区域、行业、时段等要素进行预判。同时结合群众反映和派出所民警日常摸排,这样的预判信息将形成分析报告,内部推送至基层派出所。

11月24日11时40分,沁水县公安局端氏中心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有两位老人昨天早晨上山采药,过了一夜,至今未归,且电话无法拨通。警方迅速启用无人机,利用热成像技术成功锁定了"采药人"的位置,后无人机驾驶员通过喊话指引搜救人员到场处置,终于在早上7时许找到了已冻得瑟瑟发抖的“采药人”,并将他们安全送回家。

“无人机也已成为智慧警务新利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民警介绍,无人机上除了加装喊话器外,还有红蓝爆闪灯等警用设备。警用无人机的优势主要在于高空视野广、监控范围大、视角灵活多变。在应急处突方面,当有重大突发事件或大型活动时,可以通过无人机空中监控,抓拍违法行为,并对现场情况进行调度。“以前案件侦破只能用笨办法下苦功夫,现在配合高科技,不仅破案花费的人力、物力少了,而且破案时间也大大缩短。”基层民警们对智慧警务深有感触。

共建共治共享  着力构建“平安守护圈”

“不用锁,丢不了!”李大爷把电动自行车往路边一放,随后走进便利店去买东西。在沁水县公安局龙港中心派出所辖区,居民几乎都没有锁车子的习惯,他们说:“街上随处可见戴红袖标的巡逻人员,有啥不放心的?”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龙港中心派出所发动志愿者、外卖员、快递小哥等成为穿梭大街小巷的“流动哨”,组建起一支19支队伍3800余人,龙港3.5万人呼应的“平安联盟”,汇聚成立群防群治的“汪洋大海”,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4月,龙港中心派出所被命名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城池楼阁、古街古巷。“乡协义警”的红色身影流动在泽州县大阳古镇的街头巷尾,在大阳派出所的带领下,他们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积极参与治安防控、纠纷调解、疫情防控等工作。

公安之治,首在基层。晋城公安狠抓“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致力“矛盾不上交”,汇集“枫桥共治”民力,最大限度把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形成了“赵树理调解室”“大箕老娘舅”“太南红都调解室”“夕阳红调解室”等一批警民联调品牌。现有1个国家级、8个省级、8个市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今年3月28日,李某驾驶的车辆与另一轿车尾部相撞,事故发生后,他通过“交管12123”APP对现场进行拍照并上传,事故处理中队民警登录互联网后台审核,30分钟内对事故的责任进行认定并生成电子事故认定书,当事双方按照要求通知车辆保险公司进行快速理赔。李某对这种新模式既惊讶又赞赏。

近年来,针对事故警情体量大、一线警力缺口大,事故处理时间长、理赔不及时等问题,山西省高平市公安局确立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执法办案信息化、赔偿标准统一化、矛盾化解多元化”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新思路,成立了晋城首家“道路交通事故调处中心”,探索出了一条“交警牵头,人民法院、司法机关、保险企业入驻办公,人民检察院、民政部门、医疗机构、社会救助积极参与”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新模式。

从管理到治理,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角,平安晋城的根基在群众。成立了晋城市市域社会治理中心。在全省率先推出“三长会商”联动机制,构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联动联调、优势互补”的基层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妇联、 民政、治保会、党群服务中心以及网格员、专职村干部“3+N” 联动会商机制。

今年4月份,北石店分局直属派出所接到某银行柜面工作人员报警电话称,一女子可能遭遇电信诈骗,并及时暂停了其个人账户的非柜面业务办理权限。民警到达现场后,与银行工作人员积极劝导女子。最终,及时阻止了一场电信网络诈骗的发生,避免损失16万余元。在晋城各大银行这样紧张的配合战不时上演,反诈骗联盟把反诈力量紧紧聚集在一起。

晋城公安立足市域社会治理大视野,晋城建立立体式常态化的反诈宣传工作体系,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形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整体合力和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强大声势。全市30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签订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责任书》,立足本职,针对管理和服务对象开展了多样式的宣传活动。市公安局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作用,不断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组建了一张分别以公安民警、社区(村居)负责人、网格员、居民(村民)为主要宣传员、覆盖全市96个街镇749个社区的四级微信矩阵群,实现了“由上到下秒级转发,由点到面几何扩散”的宣传效果。

晋城公安用实际行动,将老百姓的关心和期盼转化为不断改革强警和奋勇向前的动力。这一切,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这一切,是为了助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创建,让“平安晋城”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

版权所有:晋城市公安局  主办单位:晋城市公安局  地址:晋城市迎宾街289号  电话:2030110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24号  网站标识码:140500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