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公平、公正、公开,结果很让我们信服。”8月7日,一起三方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将一面写有“阳光执法、一身正气”的锦旗送到山西省高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交通事故调处中心民警宋继东的手中。
一起复杂的交通事故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圆满处理,赢得三方当事人的一致认可,得益于高平市交通事故“一站式”调处模式的有效实践,也是晋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全链条提升交通事故预防调处服务质效的缩影。
近年来,晋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围绕“讲政治、担使命、抓落实、创一流”总体思路,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融入交通管理工作中,强化“心在路上、用心工作、放心不下、心系民生”工作理念,全力压降事故、化解矛盾、优化服务,提升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锚定平安不出事 深入推进事故预防工作
记者在晋城交警支队指挥中心看到,“十纵十横”路网布局中的重点路段通行情况在大屏幕上实时呈现,全市66万辆机动车、93万驾驶人的基本信息正在车驾管系统后台高速运算。
“我们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加强高风险运输企业管理,通过抄告、约谈、曝光等方式,倒逼运输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晋城交警支队车管所所长闫晋芳告诉记者,他们紧盯“人、车、路、企”四要素,坚持关口前置、突出重点、严格管控、综合治理,深化道路交通事故预防。
“实行重点车辆管控‘挂账销号’,五类重点车‘三率’(检验率、报废率、违法处理率)保持100%,重型货车、重型挂车‘三率’持续达标,重点隐患车辆精准查缉率100%。”闫晋芳介绍,晋城交警支队持续加强危化品运输车、工程运输车管控,针对沁水、阳城等县煤气运输流量大的风险隐患,联合多部门在端润一级路打造了危化品运输车管控示范路。
晋城市地处太行山腹地,山地丘陵遍布,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路况较多。晋城交警支队建立健全隐患排查督促整改工作机制,及时将事故多发点段、突出安全隐患点段等排查结果报告各级党委、政府,通报相关部门挂牌督办,全市重点隐患路段整治率达100%。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晋城市一般程序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2019年相比分别下降20.2%、10.3%、23.8%,已连续21个月未发生较大以上交通事故。
化解矛盾不上交 优化事故调处模式
“红星东街发生一起轻微交通事故,请快速处理!”8月4日18时13分,晋城市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中心华洋服务站理赔员裴科科和同事接到晋城交警支队二大队发出的指令后,立即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并快速赶到事故现场,拍照固定证据。3分钟后,事故双方车辆撤离现场,交通秩序很快恢复。
“轻微事故快处快赔服务模式方便了群众,也减少了轻微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晋城交警支队事故预防和处理大队大队长武将介绍,他们联合银保监部门在市区建立了“一中心四站点”快处快赔服务模式,今年以来已处理轻微交通事故1400余起。
晋城交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席宝华说,他们试点推动无人机辅助处理交通事故,通过无人机对事故路段巡查航拍、辅助绘图,节省了勘查时间,提高了处置效率。
“快速处置不让群众‘烦心’,阳光调处打消群众‘疑心’,妥善解决力求群众‘称心’。”武将告诉记者,立足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群众最关切的问题,晋城交警支队抓住“三个环节”,让群众不烦心、不疑心、更放心。
“全程公开透明,真的很放心!”在高平市交通事故调处中心,当事人宋女士一扫二维码,事故处理流程和相关证据便一目了然。
“坚持事故处理执法办案‘阳光作业’,最大限度消除群众疑虑。”晋城交警支队纪检书记、法制大队大队长赵郁青介绍,晋城交警在处理交通事故中,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交管12123”App查询处理进度和证据材料,实现对事故处理全程监督。还原车辆事故前状态,为车辆鉴定提供精准参考,做到证据材料、定责标准和办案流程的全量公开,在增强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的同时也遏制了队伍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他们引入“多元共治”理念,在交通事故处理中探索实施“从路面到诉前”全环节调解,最大限度保障事故当事人权益。
“当事人可自行选择交警行政调解、保险行业调解、司法人民调解、法院诉前调解4种模式进行调解,真正实现矛盾化解多元化。”高平交警大队大队长郭天祥介绍,他们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执法办案规范化、赔偿标准统一化、矛盾化解多元化”的交通事故处理新模式,成立了道路交通事故调处中心,打造了化解交通事故矛盾纠纷的“高平样板”。
“全市交管部门深入推广‘高平模式’,在行政调解基础上,9个交警大队都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2022年以来共调解案件1626起。”武将介绍,他们在交通事故调处中视情用好司法速裁,对于调解协议不履行或者当事人反悔的交通事故,由速裁法庭进行司法确认,起到了事故赔偿“一锤定音”的效果。
着眼服务更到位 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2月23日,郭某驾驶重型货车在高平市炎帝大道将横穿道路的行人张某撞倒,张某经抢救无效死亡。民警认定郭某承担这起事故的主要责任,郭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立案并移送人民检察院,但因郭某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报案并积极救治张某,他与张某家属达成赔偿协议并取得谅解,检察院于7月4日作出不起诉决定。
晋城市在高平对交通肇事认罪认罚且按规定全部赔偿后作出不起诉决定进行试点。“交通肇事者不涉及酒驾醉酒、无证驾驶、逃逸、严重超速等违法行为,具备自首情节,取得受害者家属谅解,经人民检察院审查后,可作出不起诉决定。”郭天祥告诉记者,2022年高平市办理的32起交通肇事案件中,在交警部门扎实开展事故取证及责任认定的基础上,18起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感谢吴律师,听了您的分析,我心里有谱多了。”在高平市交通事故调处中心,当事人家属王女士对律师吴晨红连声道谢。晋城交警支队将司法救助提前引入事故处理过程,今年以来已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1500余人次。
晋城交警支队认真落实道路交通事故伤员“预担保、快抢救、后付费”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机制,大力推进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使用,目前已垫付救助基金3000余万元,抢救危重伤员811人。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对交通事故非正常死亡当事人家庭实施基本生活和司法救助,将民生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我们将进一步树牢为民理念,把‘枫桥经验’和交管工作深度融合,努力在事故远程视频快处、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交所融合机制、无人机深度应用、拓宽便民渠道等方面推出适应时代发展和群众需要的新举措,以优异成绩为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交警力量。”晋城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陈占光说。